爱游戏最新官方网站|爱游戏app官网入口|爱游戏app官方下载

爱游戏最新官方网站简报2022年第1期

发表时间:2022-02-25

强自身十年不辍  获荣誉双喜临门


爱游戏最新官方网站荣获

“上海市品牌社会组织”授牌


2021年12月28日,爱游戏最新官方网站在“2021年上海市品牌社会组织风采展示”活动中,精彩亮相,入选由上海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公布的全市50家品牌社会组织名单,继2021年4月获得5A级社会组织荣誉称号,又被授予上海品牌社会组织奖牌和证书,实现当年双喜临门。


2021年上海市品牌社会组织选评活动,是为了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活力,提升社会组织影响力而开展的。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民政局(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)指导,上海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组织开展。活动自2021年8月启动,经推荐申报、筛查审核、公众投票、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环节,最后选评出50家品牌社会组织,覆盖了社团、社会服务机构和基金会三类社会组织类型,涉及工商服务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法律、教育、体育、文化、卫生等不同行业领域。选评出来的社会组织,注重自身规范建设,在各自行业领域发挥作用,为推动创新社会治理、提升民生服务、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、增强城市软实力等方面,均作出突出贡献,获得社会广泛好评。

当天的上海品牌社会组织风采展示活动,在上海公益新天地园里举办。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、局长,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蒋蕊出席并讲话,上海市民政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李雅平出席并为品牌社会组织授牌;本市社会组织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代表,市民政局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,部分区民政局分管领导,及品牌社会组织代表近40人参加了现场活动。活动中,以视频短片的形式展示了品牌社会组织的风采,宣扬社会组织在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,并回顾了2021年上海市品牌社会组织选评工作情况。展示活动上,品牌社会组织代表做了交流发言,表示将珍惜荣誉,再接再厉,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助力上海经济社会发展。展示活动的全过程,在“沪上社会组织”视频号进行了同步直播,扩大品牌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。

2021年是爱游戏最新官方网站恢复成立的第十个年头。近十年来,基金会不断强化自身建设、大力培养青年医学人才、广泛开展医疗惠民服务,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,逐步将自身打造为5A级社会组织和品牌社会组织。一年两获誉,是上级部门和社会大众对基金会过去工作的肯定,也是鼓舞全体员工努力做好今后工作,发挥公募基金会作用,更好地服务“健康上海”战略的强大动力。


2021年《上海市“医苑新星”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》申报评审会顺利召开


2021年12月2日至3日,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、爱游戏最新官方网站共同开展的2021年《上海市“医苑新星”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》申报评审会,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召开。

本次申报评审新一批“医苑新星”青年医学人才,是继续执行2018年整合的《上海市“医苑新星”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》,以增强该项目的生命力和持续性,加快人才梯队的形成建设。此次全市各医疗单位,共参加申报的青年医学人才共计366人,参加9个项目14个组评审,入选总名额为137人;项目设置和参培人员分配上,有针对性地考虑到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。两天的申报评审会,在市卫生健康委、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下,获圆满成功。


为了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

——“医防融合”系列主题沙龙第一期、第二期综述

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,如何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,为居民提供包括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内的优质健康服务?为了解答当下这个绕不开的问题,上海市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和爱游戏最新官方网站联合举办“医防融合”系列主题沙龙,以期探讨社区在医防融合体制机制建设、服务模式构建、人员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措施和路径,织密织牢常态化疫情下,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“网底”,让“医防融合”成为疫情控制及促进民众健康的重要武器。

施强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致辞


“医防融合”系列主题沙龙活动,得到辉瑞投资有限公司的友情支持。第一期沙龙主题为“新冠疫情防控”,于2021年10月26日精彩开办,闵行区、宝山区、静安区的区卫健委领导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主任,参加了现场活动。

活动中,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副主任陆一涵副教授,首先进行专家授课。他以《新冠疫情下的全球卫生治理》为题,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,解析了国际科技合作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,并从全球治理和国际科技合作的视角,提出了新时期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建议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业务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勤丽,作了《宝山区新冠疫情防控经验介绍》。她指出疫情防控仍然是卫生系统目前的重点工作,院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。责任要再压实,工作要再细化,督导要再加强,以切实增强疫情防控工作。讨论中,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彭德荣、闵行区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伟刚、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江华峰,组织参会人员分组讨论,交流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经验,切实推动“医防融合”在社区落地生根。

2021年11月18日,主题为“公共卫生发展-挑战和经验”的“医防融合”系列沙龙第二期,如期举办。爱游戏最新官方网站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施强华莅临现场并致辞,杨浦区、普陀区、静安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、分管主任、业务骨干来到现场参加活动。

专家授课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徐刚开讲,他以《公共卫生发展-挑战和经验》为题,讲授现代公共卫生的发展历程,指出我国公共卫生发展面临的七大挑战,阐述了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及我市出台支持的公共卫生政策。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助理、副主任医师金花,作了《多病共存患者的全科管理》发言。她指出,在多病共存诊疗中,全科医生具有人性化、综合性、持续性、协调性、可及性及个体-群体一体化照顾的优势。当下需提高全科医师认识度、重视度以及诊治能力,以病人为中心,整体性、持续性、个体化地开展多病共存的治疗。之后,参会人员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主任胡敏、大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主任华明、天目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主任管佳佳组织下,开展分组讨论。最后,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共卫生管理科科长朱瑜,以“疫苗接种及管理经验探讨”为题,作总结性发言。


《主角·大医》群星榜 (之四)

吴凡

以润物无声,让天下无事


吴凡,医学博士,主任医师,博士生导师,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,兼任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院长,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,中央统战部“建言献策专家组”成员,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合作中心主任,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,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统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。


吴   凡


作为上海市领军人才、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,吴凡从事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科研、教学工作已近30年。曾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;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、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多个奖项;荣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等多个荣誉称号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,她担任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成员,及中国-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联合专家考察组成员。

2013 年,全球首例人感染禽流感H7N9 在上海发生。吴凡带领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,迅速排查,寻找证据,及时判断,建言献策,最终快速控制了疫情,没有造成大范围的影响。这次疫情的成功处置,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“灵敏、专业、高效”,同时被誉为新发传染病防控的全球典范。从防控H7N9,到坚持上海疫苗集中管理,吴凡走出一条防控管理传染病科学创新路径。这次新冠疫情暴发后,她积极参与专家组分析研判疫情,提出科学方案助力精准防控。为抗击新冠疫情,又作出应有的努力。

没有暴发流行病时期,公共卫生体系常常隐形于社会发展之后,而当疫情突发,出现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时,公共卫生体系才会受到特别关注。多年的工作中,吴凡和同行们也遇到一些不应该有的“尴尬”。公共卫生人员追求平常预防疾病,以达“天下无事”,却让人感觉是天下本无事,医生自忧之;防病措施上“大道至简”,却常被质疑没有科技含量;提出了科学防病路径,却有人认为公卫医生是自砸“饭碗”等等。然而,在众多不理解甚至质疑中,吴凡和团队毅然肩负起责任和担当。她认为,公共卫生就是要“润物细无声”,让平安不经意间“春回大地”,这才是预防疾病的最高境界。




《主角·大医》群星榜 (之四)

李青峰

用创新医学,在人体长出“脸”来


李青峰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、整复外科主任,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、国家“杰出青年”基金获得者;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整形外科分会会长、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副主委等职;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、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;2020年获得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。


李青峰


李青峰长期致力于整复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,在严重创伤修复、体表器官再造、再生医学治疗,特别是“换脸术”上,建立多项有影响的创新思想和治疗方法。“换脸术”是国际整复外科开展的新技术。2005年,法国完成全球首例换脸手术;2006年,我国第四军医大学完成了全球第二例、亚洲首例换脸手术。鉴于异体移植的伦理问题,以及在供体和免疫排斥方面的弊端,李院长和他的团队大胆假设、另辟蹊径,提出自体“面部预构重建技”,即利用患者自身组织,让患者在胸部“长”出一张新脸来。

临床实验中,他带领团队先在患者前胸选择手掌大的皮肤,利用干细胞技术在前胸增大6 倍,达到能覆盖一张脸的大小;接下来,运用3D打印技术和模拟技术,把鼻子、嘴巴等器官做出来;五官和皮肤都构建完成后,最后移植到病人的脸部。这三个环节,有条不紊、环环相扣,李院长定义为“MLT”。

这种自体组织“换脸“技术,所有的皮肤组织都是来自患者自身,五官也是通过模拟患者的面部结构,采用3D技术打印出来的,完全避免了异体免疫排斥,同时也不会因为供体产生的伦理和认知等问题。

从人体上会“长”出一张脸来,这种“中国式换脸”术的再生奇迹,让重建脸部手术出现新机,显示出了中国整复外科医学的创新性和高水准。


《主角·大医》群星榜 (之四)

周彩存

让精准治疗,实现肺癌临床转化


周彩存,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、肺癌免疫研究室主任,博士生导师,二级教授,中国肺癌精准诊疗领军人物;兼任国际肺癌研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,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,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执委会委员,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,上海市肿瘤靶分子学会委员等职;入选上海市科委第二批优秀学科带头人,荣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 ;主持国家863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和重大项目、上海市卫健委协同创新集群等重大课题。


周彩存



从医30多年,在周彩存看来医术、医德是行医根基,要成为一名“好医生”,就要不断对医学进行深入研究,着力推动学术进步;就要有对患者负责的优良服务,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,真正造福大众、服务患者。目前肺癌是我国癌症发病率、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。对于晚期肺癌患者而言,时间就是生命,节约诊疗环节的每一分钟就是在有效地延长他们的生命。周彩存带领团队通过近10年努力,率先在国内建立并完善肺癌小标本获取方法,及分子分型快速精准检测路径,使初诊患者从入院到初步确立治疗方案,只需要4个工作日,打破欧美国家至少需要14个工作日的惯例,被国际同行誉为“中国速度”。

在肺癌中,非小细胞肺癌比较常见,占肺癌比例达85%-90%,具有ALK基因突变,是一种比较独特的亚型。这种肺癌患者平均年龄比较低,大多数患者对化疗药物响应不理想,并伴有复发风险高、脑转移发生率高、预后差等问题。随着科学的进步,多学科综合治疗、精准治疗中,针对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的出现,为不少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精准治疗的前提和基础是精准诊断,肺癌靶向治疗中,不同靶点的治疗方法有别,随着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,越来越多的突变频率较低的肺癌驱动基因突变被发现,为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。但仍有部分被称为“罕见靶点突变”的肺癌患者群体,缺乏相对应的靶向药物,被称为“治不好的肺癌”患者。目前治疗比较棘手的其他罕见靶点突变,“解药”也已正在路上。期待这些肺癌靶向药物的上市,能为更多肺癌罕见靶点基因突变带来临床获益。目前,周彩存正带领团队开展免疫治疗研究,力争在肺癌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。他说,“精准的基因免疫治疗,有让肺癌转化为慢性病的可能。”


《主角·大医》群星榜 (之四)

姜桦

治妇科肿瘤,亮出“中国声音”


姜桦,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,主任医师,教授,博士生导师;他从医近30年,年手术量千余例,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、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,及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等;他为腔镜手术的无瘤处理环节,研发出手术器具,获得13项发明专利,在国内和欧洲同行间广受赞誉。


姜   桦


在科研上,姜桦对卵巢癌干细胞分化、转移等领域深入研究10余年,在宫颈癌转移等领域,运用一系列最新研究手段,实现对转移机制的探究和突破;他带领团队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屡获全国手术比赛金奖。管理上,姜桦不断推进上海市首家互联网医院——商赢互联网医院落地运行;完成“大部制”改革,实现亚专科划分,推动妇产科学科的精准化、专业化进程;并落实《母婴安全三年行动计划》,带领医院获得“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

妇科肿瘤诊治,是姜桦深耕钻研的领域。目前对于宫颈癌的手术治疗,有两种选择:腹腔镜和开腹手术。早在2008年,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认为,患者还是做开腹手术能够多获益。对于这个结论,姜教授有不同看法。通过近几年本院腹腔镜手术数据与开腹手术数据进行对比,他发现腹腔镜手术后,患者的复发率、存活率,跟开腹手术差不多。分析原因,姜桦和团队认为近10年中国腔镜技术突飞猛进,技术上的提高,会弥补腹腔镜手术本身的一些不足。欧美试验的结论,不能代表中国的腔镜手术的水平。于是,姜桦带领团队大胆地提出,要做一个以中国人为主的、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,来比较一下开腹手术和腔镜手术之间,到底哪种方式给病人受益更多。姜桦希望用三年的时间进行病人的入组,经过五年的随访,争取在八年之内,拿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据,为整个宫颈癌的治疗提供出“中国的声音”。

日常门诊中,姜桦经常接触肿瘤病人和他们的家属,发现普遍现象是,很多家属不愿意让病人知道病情。姜桦认为医生与病人之间,给予他们的信任、鼓励非常重要。他说,很多家属说病情要瞒着病人,其实这些病人心里早就明白自己生了什么病,只不过她不能够最后确定而已。但是,与病人沟通也需要“高情商”,既要唤起她们战胜病情的信心,同时又充分考虑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。所以这时候,姜桦一般会把病人请到诊室,把疾病的状况如实地跟她反映。但是医学诊断中的分期,是不会跟病人讲的,“只会跟病人说您是属于早期,我们需要做一个手术性的治疗,可能还要预防性地用一些化疗性的药物,防止它的复发”。一般病人听到这些,她的脸色都会变一下,但是当她再来到医院准备手术的时候,基本上就完全接受了外科治疗这样一个现实。他说:“觉得医生与病人之间,人性化的沟通,给予她们信任、鼓励,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。”


Baidu
sogou